從 PHP 4 移植到 PHP 5需要注意的事項
從 PHP 4 移植到 PHP 5需要注意的事項
向後不相容的改變
儘管大部分 PHP 4 的代碼應該不用修改就能運行,還是應該留意以下向後不相容的改變:
*
有了一些新關鍵字。
*
strrpos() 和 strripos() 如今使用整個字串作為 needle。
*
非法使用字串偏移量會導致 E_ERROR 而不是 E_WARNING。一個非法使用的例子:$str = 'abc'; unset($str[0]);.
*
array_merge() 被改成只接受陣列。若果傳遞入非陣列變量,對每個此類參數都會發出一條 E_WARNING 訊息。要小心因為你的代碼有可能瘋狂發出 E_WARNING。
*
PATH_TRANSLATED 伺服器變量在 Apache2 SAPI 中不再暗中設定,這和 PHP 4 中的情形相反,若果 Apache 沒產生此值則其被設為和 SCRIPT_FILENAME 伺服器變量一樣的值。此修改是為了遵守 CGI 規範。更多訊息見 bug #23610,並參考手冊中 $_SERVER['PATH_TRANSLATED'] 的說明。此問題也影響到 PHP >= 4.3.2 的版本。
*
Tokenizer 增加不再定義 T_ML_COMMENT 常量。若果把 error_reporting 設為 E_ALL,PHP 將產生一條訊息。儘管 T_ML_COMMENT 從來都沒用到過,還是在 PHP 4 中定義了。在 PHP 4 和 PHP 5 中 // 和 /* */ 都被解析為 T_COMMENT 常量。但是 PHPDoc 風格的注解 /** */,自 PHP 5 開始被 PHP 解析,被識別為 T_DOC_COMMENT。
*
若果 variables_order 內含「S」,$_SERVER 應該帶有 argc 和 argv 被產生。若果會員特別配製系統不建立 $_SERVER,那此變量當然就不存在了。改變的地方是不管 variables_order 怎麼設定,在 CLI 版本中 argc 和 argv 總是可用的。本來 CLI 版不是總會產生全局變量 $argc 和 $argv 的。
*
沒有屬性的對象不再被當成「empty」。
*
有些情況下類必須在使用前被定義。這僅在使用了一些 PHP 5 的新特性的時候發生。其它情況下行為都沒變。
*
get_class(),get_parent_class() 和 get_class_methods() 如今返回的類/方法名和定義時的名字一致(區分大小寫),對於依賴以前行為(類/方法名總是返回小寫的)的老腳本可能產生問題。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法是在腳本中搜尋所有這些函數並使用 strtolower()。
區分大小寫的改變也適用於魔術常量 __CLASS__,__METHOD__ 和 __FUNCTION__。其值都會嚴格按照定義時的名字返回(區分大小寫)。
*
ip2long() 在傳遞入一個非法 IP 作為參數時返回 FALSE,不再是 -1。
*
若果在包括檔案中定義有函數,則不管在 return() 之前還是之後都可以在主檔案中呼叫。若果檔案被包括兩次,PHP 5 會發出致命錯誤,因為函數已經被定義,而 PHP 4 不管這個。因此推薦使用 include_once() 而不要去檢查檔案是否已被包括以及在包括檔案中有條件返回。
*
include_once() 和 require_once() 在 Windows 下先將路徑規格化,因此包括 A.php 和 a.php 只會把檔案包括一次。
例子 B-1. strrpos() 和 strripos() 如今用整個字串作為 needle
<?php
var_dump(strrpos('ABCDEF','DEF')); //int(3)
var_dump(strrpos('ABCDEF','DAF')); //bool(false)
?>
例子 B-2. 沒有屬性的對象不再被當成「empty」
<?php
class test { }
$t = new test();
var_dump(empty($t)); // echo bool(false)
if ($t) {
// Will be executed
}
?>
例子 B-3. 有些情況下類必須在使用之前定義
<?php
//works with no errors:
$a = new a();
class a {
}
//throws an error:
$a = new b();
interface c{
}
class b implements c {
}
?>